close

「迫降於水面,之前從未有人生還。」電影改編於發生在2009年1月15日,全美1549號班機迫降於哈德遜河的飛安事件。

改編這件事,意即你將擁有諸多他人既有的觀點,也將擁有很多不同面向的故事切片。電影畫面之所以美,是因為它適當的排除了該丟掉的東西。故事及是如此,乾淨的去蕪存菁,才能成為精煉的好劇本。

 

 

「薩利究竟是不是英雄?」電影的敘事排列很有意思,它將第一場大戲,直接切到機長跟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開會調查現場。雖然身為成功降落、救出了155條性命的偉大人物,薩利依舊必須面對種種詢問跟質疑。透過官員的質詢,打破對於英雄的既有崇拜跟印象,把觀眾帶入思考:這真的是最好的判斷嗎?沒有先歌功頌德一番,因為我們都不在飛機上,無從得知所有狀況。電影先把英雄放低、拉高質疑,將所謂「正反」均分於天平的兩端。我們能更公正地看待整個事件。

 

 

隨著各項數據、模擬飛行出爐,真實愈趨模糊。“I dont feel like a hero.”薩利機長一邊面對媒體跟大眾過度的放大關注,一邊又必須繼續在訊問與記憶中反覆重溫當時的景況。自己的判斷究竟是否有誤?這成了折磨薩利、也困擾觀眾的心魔。電影呈現的薩利,是個盡忠職守、疼愛家人、友愛同事的全方位好人。支持薩利的觀眾就像在賭博,狀況再好的賽馬,勝負輸贏都還是論當下。這雖然不是比賽,但大家的確都在賭一把:薩利賭自己的判斷跟記憶、觀眾賭自己的信任。

 

 

就不爆雷大家最終的結果了,大家可以自己進戲院看。但電影提供的思考其實遠比結果多。

救了人性命,是不是就是真英雄了呢?《超人特攻隊》裡的超級英雄們,被大眾質疑他們的「英雄行為」,正義是否被過量的執行,而救人的當下判斷是否符合最大利益呢?全數生還固然是一場偉大的奇蹟,而電影卻不僅只是呈現了薩利機長當下的反應跟判斷,也用了十分大量的畫面講述成功降落於水面之後,大家的惶恐及寒冷、社會的大量動員跟媒體的報導。這些事後造成的社會反應,都將影響極多不同的群體。「保險公司跟航空公司可不這麼想。」當我們在為生還者慶幸時,各式不同的單位正在用著不只是單純高興的其他情緒在看待這次飛安。想想挺冷血的,卻也是真正的真實。

 

 

但人命仍然是最重要珍貴的啊!好好奇,如果真的有更好的降落判斷,卻非機長的當下決策,會有誰需要負責?負怎麼樣的責?社會又將如何輿論呢?明明大家都生還了,應該是美事一樁啊!若把故事重心從揭曉最終判斷,轉移成上述這個關乎利益與哲學的思辨和大眾觀察,感覺會成為另一個層次的電影呢!

 

 

===碎碎念===

這部電影很寫實了拍了機艙室裡面,機長副機長跟航空站一來一往的對話。在對值的會議戲跟最後的公聽會裡,也有不少專業的團體跟術語。雖然不影響整個觀影的理解,但大家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這個文章喔!

航空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到底有多真實?

 

最後,謝謝大家的閱讀~~~今年看了《妮嘉》跟《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兩部飛安片,暫時不想搭飛機了...

 

arrow
arrow

    早澡電影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