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事先看過小說再看電影,很少聽到電影本身超越文字的。由於篇幅與敘述媒介的相異,改編電影通常都容易被小說牽制,落得「交代」的流水帳式敘述。雖然文本劇情的確是電影的一大樂趣,但當你去除掉對於劇情的推敲與期待,電影也應該帶給你其他樂趣。《少女》在這點上就做得滿差的,要是看過小說,再去看電影應該會覺得滿無聊的。

 

眼皮低垂、面色冷酷的由紀(本田翼 飾)與假裝跛腳、急欲融入大家的敦子(山本美月 飾)是所謂「摯友」,一同走去教室、一同放學。電影一開始能夠感受到兩人之間的情感,但說是「摯友」,感受其實非常勉強。滿多時候都是敦子積極的找由紀,視線也會不停的注意不停創作小說的由紀。因為我看過小說了,清楚知道雙方的成長背景,對於兩人在螢幕面前呈現的狀態比較能夠理解。我覺得對於角色建立較為草率的地方,是在班上遭受排擠的敦子。

簡述一下敦子:在原小說中,敦子是「日本第一」——他從小就是劍道的日本第一,原本打算以劍道的優異成績進入以劍道隊出名的女子高中。卻因為一次比賽意外,讓團隊喪失了晉級資格。身體的傷其實並未在敦子身上造成永久損害,但隊友的視線卻讓他再也無法舉劍。敦子選擇進入另一所女子高中,而「日本第一」卻成為背後的十字架,變成血色的光榮。而「A子」,則是因為草野敦子的日文字首正是A開頭,而同年級的全部同學,只有敦子一人為A開頭。

敦子對於同學的恐懼尚能了解,但被欺負的原因在電影裡看來卻非常淺薄。雖然深受人際關係所擾的人都知道,有時社交暴力確實來的莫名其妙,但我覺得電影處理的非常隨便,只單純了點出霸凌跟排擠,讓人毫無共鳴跟同情。

 

另一個在角色建構上也容易造成困惑的點是轉學生紫織。紫織成了敦子之後的社交受害者,被嘲笑排擠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有一個色狼爸爸。看過電影的大家應該對紫織最後的手機畫面一頭霧水。「紫織 💕 星羅」。星羅其實就是竊取由紀小說的小倉老師的偷情對象,由紀在電腦中找到的「小護士影片」女主角。小說中對於這個支線有更多的解釋:星羅與小倉老師的感情在自己的班上曝光,自己被嘲笑霸凌,深受同儕壓力之苦。紫織身為她的「摯友」,卻沒能伸出援手,最後目睹了星羅的自殺現場。因此轉學進入了主要故事中。

 

看吧!這些電影都沒講清楚,是不是乾脆不要講比較好?

 

其實《少女》全片都有這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對於未看過小說的觀眾空有情節未有情緒,對於已經理解劇情的觀眾,也無法得到更深層的人性感受。改編小說一直都有這個苦處,究竟要多忠於原著?哪些適合電影方法呈現、哪些應該調整?「電影是減法的藝術」,將完整世界建構,再加以選擇何者需要排除於畫面之外,這正是電影去蕪存菁之美。而《少女》電影幾乎將所有小說的支線都納入其中,卻沒有加深情感,淪為純粹視覺化的視像交代。

另一個故事重點「因果輪迴」,也都依循著小說,將每個角色的故事結束。若要說巧妙,也都不是電影的功勞。更別說其實電影也沒做到好。

 

 

 

 

那除了劇情,改說影像。

在電影字卡之前的第一場戲非常風格。以天主教女校為背景,女高中生們在教堂舞台上朗誦非常黑暗的遺書。身穿黑制服、面無表情的少女們,背後是光亮潔白的巨大十字架,原本應是救贖,卻顯得像是社會觀感給的高度壓迫。落下舞台的少女掉落水中,極度非寫實的,用水的包圍象徵學校社會對於青春期女孩的壓迫,點出這部電影的其一主題。

《少女》用了如此風格化的開頭定調整部電影。但所有場面調度都要依附文本才行。

電影中反覆出現了很多符號跟視覺元素,帶出故事氣氛。校園頂樓的十字架,在由紀試圖溺水自殺的背景也由磁磚構成十字,像一道符咒;高中生們黑壓壓的統一制服,在校慶面無表情地跳著圓柱舞;由紀奶奶如夢魘般敲打著尺,由紀在面對老師的無恥行徑,卻也不由自主的做出一樣的行為。日本電影向來擅長以反覆出現的視覺符號營造壓抑詭譎的環境氣氛,但看似極富意涵的種種影像語言,真的有說出什麼嗎?

電影中的視覺符號的運用功能非常多,以下是我想到的:

1. 引發視覺的聯想性:例如最近當紅的中山女高事件,純白的襯衫令人聯想至純潔。又或者是如電影《下女的誘惑》,章魚帶有入侵感、雄性暗示、性器官等等隱喻。通常牽扯到長期累積的社會文化性,難以以單部電影造成觀眾的印象反轉。啊,經典的話又是例外啦!一舉成名的感覺,像是想到遊輪就會撞冰山之類的。

2. 在影像中重複出現產生連結,進而延伸出某些意義:第一次是創新、第二次是抄襲、第三次就是風格了。這是一個極度容易打入觀眾印象、也方便塑造導演個人風格的方式。但究竟延伸出的意義對於文本有沒有加分的作用,這又是另一件事情了。《少女》中重複出現的十字架,反諷著理應純潔良善的少女們實而殘酷的行徑與掙扎。但這個過於明白的符號,我自己認為並不高明。

簡而言之,《少女》的影像風格就是,膚淺的形式主義,試圖用炫目的外表訴說一些什麼,實則挺空洞。

 

因為我自己很喜歡《少女》的原著小說,所以其實挺難過的啊QQ 不知道湊佳苗作品的改編影像,能不能來一部上乘之作。畢竟湊佳苗那麼優雅的狗血、那麼通俗的高傲,實在是改編電影的好選擇。

最後說個自己欣賞的地方:我特別喜歡小說裡沒有的圓柱舞。由女孩們拉扯長布,依照規律的舞步纏繞成整齊的形狀,不容許一絲不同...跟電影中描述的校園淺規則,有著視覺上的呼應。也是電影中少數有別於小說、自己添增的新情節。我實在找不到圖說明,希望我沒有記做舞蹈名字><

 

 

 

 

arrow
arrow

    早澡電影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